说起阅读,我给孩子买过好多书,也的确存在功利心。读中文和英文绘本也是每天上床前的必备活动。同时她有一个听故事的mp3,里面存了些凯叔和钱儿爸讲的故事,英文儿歌,英文动画片的音频。小时候我用mp3放一些英文的,她还听,后来大了就明显出现母语强势,英文通通不听了,只听中文故事。现在她不愿听我讲绘本,说想听mp3里的故事,确实人家是专业的,比我讲得有趣多了。她睡觉或出门坐车已经离不开mp3了,到哪都要带着。我给她买MP3的初衷是想给她语言启蒙,但是她现在是不是有点过度依赖MP3,反而挤占了阅读时间,所以我目前对这个mp3不知该如何处理,请问海霞老师和各位家长,有没有什么建议?
mp3是故事,阅读是听看说都会结合,孩子在看图看字和听三种方式综合运用。我觉得睡前阅读依然还是可以坚持看书方式的亲子阅读,平时可以听讲故事。
我家是听凯叔讲故事,可以听很久,有时候一边做手工一边听,我会限制一下时间,否则会一直听,即使干别的了也会播放着。
但不会强制限制,提议一个好玩的事情,关上故事。我也试过自己录故事,孩子会听的,还会翻书看,都可以尝试一下。
她听mp3故事里都听什么故事呀?我们还听一些小豆丁的小故事。@乐乐2015北京 我家现在特喜欢听钱儿爸讲的西游运动会,谢谢海霞老师的建议,我也试一下。
你录音时候试试把孩子的一些声音也录进去,她们会觉得特好玩。我会把一些简单的对话录进去。
比如,我那天说的大熊和鸭子,我说鸭子的台词,各种建议,大熊就是说“不行”,孩子说不行不行,录进去她觉得超级好玩。
@乐乐-2015-湖南
咱们第二课 关于和孩子沟通的精华内容分享过来
~~~
我们常常说“倾听”,“听”的是什么?
听的是“心情”,而不是“事情”。
倾听需要带有共情之心。共情,“共”的也是“心情”,而不是立即去帮着解决“事情”。
孩子开心,我们就回应这份开心,无论我们觉得它多么微小,甚至不合理。孩子难过,生气,我们也接纳和回应这种情绪。
倾听的时候,不要去当法官——判断应不应该难过,也不要做万事通——着急提供解决方案。因为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眼前这个人不理解我,他/她只是在“评估”我。渐渐地,孩子就学会只说我们爱听话,或者,什么也不说了。
看了直播回放,海霞老师再次建议亲自接孩子放学这件事,但是我家由于工作原因没办法做到亲自接,中午晚上都不行,都得姥姥去接,但是姥姥呢是做不到课程说的那样的互动模式的。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天晚上都和孩子商量好,用家里的任何一件孩子认为可以代表妈妈的物品,让姥姥在接她的时候带上,就假装是妈妈和姥姥一起去接她了,然后我可以每天写一个表达我对她思念的纸条让姥姥接她的时候转交,同时约定好只要妈妈下班和妈妈相见了,可以尽情分享在学校的趣事或者讲述烦恼。这是我的一个设想,不知道行不行,想听听老师的建议。谢谢!!
特别好的方式
我同事还有个表达爱的方式,她会写一个小纸条或者做一个小卡片,放在孩子的铅笔袋里面。
她女儿每次都美滋滋的。
很简单的内容,就是你好可爱呀!你的脸蛋就像一个大苹果,每天都想咬一口,亲亲你
我同事会买一些孩子爱吃的东西,放在办公室,回家时候带一颗糖,或者一块巧克力饼干,无论什么…回家后,给孩子一个小惊喜。
我也经常这样做,其实小礼物的方式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会把我们的爱物质化,无条件的“小礼物”承载的恰恰是对孩子的那种无条件喜爱。
哦哦。还可以这样。我也试一下。真的是感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难搞,其实还是没想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然后真正做对了就发现,孩子要的其实真的不多,一点一滴的,很容易满足的。@海霞